中国史书中的“昆仑奴”到底是什么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4 10:34:43    

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

其实所谓的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指的是唐朝时期最受欢迎的三大异族奴隶。

昆仑奴并非来自昆仑山的奴隶,而是指的黑人奴隶,至于为什么不叫“黑人奴”,要叫“昆仑奴”,与高大上的昆仑山扯上联系,我们后面细细详谈。

新罗婢,顾名思义,就是来自新罗的婢女


唐朝初期,朝鲜半岛同时存在三个政权,分别是新罗、百济、高句丽。当时的新罗与唐朝关系最亲密,每年向唐朝上贡,后来借助唐朝的力量先后兼并了百济和高句丽,一统朝鲜半岛。

而每当新罗贵族来朝贡之时,他们不仅会携带贡品献给大唐皇帝,同时也会携带很多本土特产献给大唐的贵族。

“新罗婢”就是其中的特产之一,这些婢女在新罗贵族的洗脑之下,个个性情温顺,服服帖帖,很受大唐贵族们的喜爱。


但是能从新罗来到唐朝的新罗贵族毕竟少见,能获得他们带来的新罗婢的大唐贵族就更少了,一时间“新罗婢”成为当时的顶级奢侈品。

久而久之,新罗婢成为贵族们互相炫耀的工具,从而导致了“贩卖人口”的现象,很多商人为了牟取暴利,前往新罗诱骗或者掠夺女子来到唐朝,然后经过简单地训练,再高价卖给贵族们,这些才是新罗婢的最主要来源。

应有海,掠新罗良口,将到当管登莱州界,及缘海诸道,卖为奴婢者。伏以新罗国虽是外夷,常禀正朔,朝贡不绝,与内陆无殊,其百姓良口等,常被海贼掠卖,于理实难,先有制敕禁断。——《唐会要·八十六》


新罗朝廷发现这一现象之后,不得不向宗主国大唐寻求帮助,唐朝政府也觉得新罗作为自己的小弟,买卖他们的人口太不像话,于是下令禁止新罗婢的买卖行为

然而,就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一样,有50%的利润就能让人铤而走险,100%的利润就能让资本践踏一切人间法律,300%的利润就能让他们敢犯任何罪行。

新罗婢的利润显然远远高于300%,因此朝廷虽然明令禁止,但是这个买卖却一直在暗中存在,经久不衰。


菩萨蛮,指的是来自于西域的舞女,相比起普通婢女,这些有异域风情的女人,更是披上了也层神秘的面纱,非普通人可以得到。

唐宣宗时期,有一个小国女蛮国前来进宫,这个小国的随行人员高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

提起“菩萨”,我们应该记得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每见到漂亮的女子都会称呼一声“女菩萨”,并不是说这人就是真的菩萨,只是一种美女的特称,也是一种时代特色。


“蛮”字代表她们的国家女蛮国,是否暗含“蛮夷”之贬义就不得而知了。

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杜阳杂编》

因为这些“女菩萨”能歌善舞,所以他们又被称为“菩萨蛮队”,乐工专门为此作《菩萨蛮曲》,进而演化成后来有名的词牌名《菩萨蛮》,为我们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

《菩萨蛮》—温庭钧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昆仑奴其实就是黑人奴隶

自秦始皇一统中原开始,凭借威服四海的国力,秦朝就开始接受外邦来朝。

到了唐朝时期,强大的综合国力更是让无数少数民族臣服,海纳百川,使得大唐长安也成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

在这个大都市中,不仅黄皮肤黑眼睛的东亚人随处可见,棕发碧眼的西域人也屡见不鲜,当然少不了的还有一种特殊人群,他们以奴隶的身份跟随在各种达官贵人身后,成为这些贵族的炫耀工具

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就有这样一幕:

太平公主与韦氏逛街,忽然看到一种奇怪的面具,便问道:“这是什么面具?黑如锅底,鼻子这么宽?”


摊主回答:“公子不知,这叫昆仑奴面具,大海盗王世杰刚从海那边贩回来一批昆仑奴,个个体壮如牛,却性情温良,踏实肯干,一到长安就被贵族豪门瓜分殆尽。如今,上街能带两个昆仑奴保镖,是世家少爷们最时兴的玩意儿!”

虽然是艺术情节,但是却与真实情况相差不大,在当时昆仑奴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样子,皮肤黝黑,体壮如牛,却性情温良,踏实肯干。

《旧唐书·南蛮传》曰:“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


按《旧唐书》中的说法,这些昆仑奴来自于林邑以南,只要是卷发、黑色皮肤的,都以“昆仑”称呼,又因为大多数都是奴隶身份,所以被称为“昆仑奴”。

林邑又是哪里呢?

林邑是一个中南半岛的小国,西汉时期,有一个日南郡象林县,被称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东汉末年,林邑人区连杀害县令,自称林邑国王。

南朝刘宋时期,林邑向刘宋称臣纳贡,隋朝时期彻底被征服,设置林邑郡。

大约在如今的越南南部地区。

而林邑以南,指的主要是南洋诸岛,这些东南亚地区有一种矮黑人种,也是黑色皮肤,卷发,《旧唐书》中所指的“昆仑”大体就是指的东南亚这一带的黑人,属尼格利陀人种。


既然他们又被称为矮黑人,为何会有“体壮如牛”的说法?

其实,当时流入大唐奴隶市场的黑人,并不仅仅只有东南亚矮黑人种,还有一些是来自于非洲的桑给巴尔人,“僧祇”即“Zangi”,他们又被称为“僧祇奴”。

这些非洲来的昆仑奴,虽然与南海黑人都是卷发、黑色皮肤,但是体型相差比较大,再加上非洲距离比较远,运过来的奴隶显然价格更加高昂,物以稀为贵,属于“昆仑奴中的精品”,故而我觉得一般描绘的“体壮如牛”,大概就是指的来自非洲的昆仑奴

因为在当时,大多数人只知道昆仑奴是黑皮肤、卷发,根本不会细分到底是来自于哪里,所以才没有区分开来。


为什么叫做昆仑奴?

《晋书·后妃下》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孝武文李太后……时后为宫人,在织坊中,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昆仑。”

意思就是在晋朝时期,黑皮肤的人就被称为“昆仑”,因此昆仑奴并没有其他含义,就是特指黑人奴隶。

为什么会用中国第一神山之名来代表这些黑人?


最为普遍接受的是,在古代,有这么一个小国,以昆仑为名,而其国人都是黑皮肤,卷发,又被称为昆仑人。

南海上有昆仑层期国,连接大海岛,……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拳发,诱以食而擒之,动以千万,卖为蕃奴。——周去非《岭外代答》

不知道这个所谓的“昆仑层期国”是否就是昆仑国的由来,但是从唐朝以后,基本上昆仑人与黑人是相同的意思。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大唐盛世,才能造就“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的传说,唯有自强不息,国家繁荣,才能役外族而不被外族奴。

昆仑奴到底是什么人?唐宋之间,在中国的古籍里曾经大量提及“昆仑奴”这个人群,比如《旧唐书·南蛮传》里记载的“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而从唐朝开始,无数中国文学作品里也都有昆仑奴的生动形象,比如最有代表性的唐朝裴铏的小说《昆仑奴》里面的磨勒,巧救红绡,使有情人终成眷属。也包括最近这几年让昆仑奴这个名称又火起来的《大明宫词》里太平公主“找昆仑奴”巧遇薛绍的情节。那么让中国人上千年都忘不了的昆仑奴到底是些什么人呢?

来自东南亚?

其实如果用比较现代化的语言简单地说,昆仑奴的定义很简单,就是有着黑色肤色的家奴。但只是这样说还是没人知道昆仑奴是从哪来的,因为世界上有黑色人种分布的地区很多。不过其实中国古籍曾有相关记载的,《旧唐书》里说“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林邑是现在越南的中部地区,汉朝时曾经是归属中国,是象郡象林县,属于东南亚地区。

从这个角度推测,似乎昆仑奴应该是来自东南亚。这样说应该也有道理,因为东南亚确实有一个黑色人种存在,叫尼格利陀人。而且史书上记载许多昆仑奴是东南亚各国进贡来的,所以是东南亚人也很正常。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东南亚虽然有尼格利陀人,但人数非常少,只是分布在印度安达曼群岛和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泰国的个别区域。所以如果说中国古籍里的昆仑奴都是尼格利陀人似乎也不太可能,因为尼格利陀人历史上其实是和外界接触非常少的。

一位白人男性和两位尼格利陀男性形成的最萌身高差

此外,尼格利陀人又被称为矮黑人,顾名思义,这个人种有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身高非常低,男性的平均身高也只有1米5,如上图所示。但中国史书上却曾有记载说昆仑奴个个体壮如牛这就明显不可能是尼格利陀人了

“体壮如牛”的昆仑奴会是身材普遍矮小的尼格利陀人?

来自非洲?

除了来自东南亚王国的进贡,还有相当一部分昆仑奴是当时穿行于印度洋做生意的阿拉伯商人卖到中国的,而这些昆仑奴应该主要是来自非洲的黑人了。现在喜欢看NBA或者田径的朋友都知道,黑人里身材高大,身体强壮的人数比例非常高,而且因为天生的肌肉素质,其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都非常好,而这些特征其实是正好符合中国古籍里对昆仑奴的描述的。比如在小说《昆仑奴》里就曾经提到:

磨勒遂持匕首,飞出高垣,瞥若翅翎,疾同鹰隼。攒矢如雨,莫能中之。

意思是这位叫磨勒的昆仑奴手拿匕首,跳越出高墙,好像插了翅膀一样,比鹰隼还敏捷,如雨一样射出的箭都射不到他。能够轻松跳越高墙,身体灵活性和柔韧性出众的特点,可以说和非洲黑人的普遍特征是完全一样的。

背着两个人还能翻墙的磨勒只能是身体强壮的非洲黑人,不可能是尼格利陀人

而在古籍里,除了昆仑奴,还曾提到一种叫“僧祇童”的黑奴,据现代学者考证,“僧祇”其实就是非洲桑给巴尔(Zangibar)的音译,也就是现在的坦桑尼亚。但“僧祇童”这个名称跟“昆仑奴”相比名气就太小了,而古代普通的中原老百姓其实是根本没有世界地理的概念的,看到黑黑的家奴就顺嘴都叫成了“昆仑奴”,所以导致后世从名称看以为东南亚才是昆仑奴的主要来源地。

综合来看,石头君认为唐宋时期的昆仑奴其实主要是阿拉伯商人从东非海岸地区贩卖到中国的非洲黑人,因为他们天生身体强壮,而且运动天赋出众,所以很受当时富人的欢迎。而来自东南亚的矮黑人应该也有,因为矮黑人虽然身材矮小,但天生“长不大”这种特点可能也会让一些有钱人家觉得有意思,因此可能会留在家中做家僮。所以,虽然都叫昆仑奴,但其实他们的来源是非常复杂的,东到菲律宾,西到非洲东海岸,都是昆仑奴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