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教是什么(金庸笔下的全真教,全真七子,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1 08:35:52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而全真教又是道教流派的代表派系。

兰陵笑笑生emo带您探讨下全真教和全真七子的前世今生。

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又被称为“全真道”“正一道”并为道教两大派别。

道教自南北朝寇谦之和陆修静改革、整顿后,历隋唐、五代、宋的漫长岁月,尤其到北宋末年,已呈现颓势。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王重阳自立门派,创立了全真道教。王重阳以新的宗旨、修持方法对道教进行了大量的改革,进一步把“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贯彻到教义中。

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

同时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即以:“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奉《道德经》、《清静经》、《孝经》、《心经》、《全真立教十五论》等为主要经典。

全真教强调:内在修养和修身养性注重道德伦理和道教礼仪

全真教在历史上曾经非常兴盛,尤其是在元代,全真教的影响力非常大,元代皇帝曾多次赐予全真教宫观和土地。全真教的代表性人物包括王重阳、马丹阳、丘处机等。

全真七子

目前,全真教在中国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在道教文化较为浓厚的地区,如北京、河北、山东等地。

那么金庸笔下的王重阳在历史上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在金庸笔下王重阳是一顶一的绝世高手,贵为:“天下五绝”之首,享有“中神通”的美誉,是全真教的创始人(第一任掌门人)。

下面带大家了解下历史上真正的王重阳是什么样子的……

全真教鼻祖——王重阳(重阳子)

王重阳(1112~1170)中国金代道士,全真道创始人。原名中字,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 ;入道后 ,改名为王嘉,字知明 ,道号:重阳子,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

据《金莲正宗记》记载,王重阳在阜昌年间(1130-1137年)因言获罪,被革除了功名。按照官场的潜在规则,王重阳的仕途算是画上了句号

但殊不知王重阳是个文武全才,后又参加武举考试,中了甲科。

金庸老先生将王重阳定义为“武林高手”,灵感或许就来源于此。

据史料记载,王重阳在中武举后,并没有得到朝廷重用,长期在甘河镇当一名征酒小吏。

毫无升迁之机,使他慢慢对官场感到厌倦,最终辞官归隐。

注意:这一辞官的行为,巧妙地契合了他创建全真道教的起因。

正隆四年(1159年),王重阳遇到了两位异人。这两位异人传授给了王重阳五篇修真秘诀。王重阳以此为契机,投身道教。

另也有版本把王重阳遇仙之事放在前头,辞官之事放在后头。一般认为,王重阳所遇到的这两位仙人分别是吕洞宾和钟离权,他们因此被列入全真教的五祖当中。

王重阳出家后,改名为王嘉,字知明,道号:重阳子,王重阳即由此而来。

关于重阳子这个道号有两种解释:

第一,王重阳想向他的启蒙者吕洞宾和钟离权致敬,吕洞宾道号纯阳子,钟离权道号正阳子;

第二,钟吕内丹教派的修炼讲究消尽阴气,炼成纯阳之躯,“重阳”即代表纯阳的意思。

一: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长春子)

全真教另一代表人物及领袖:丘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山东省烟台栖霞)人。

丘处机19岁出家(金代元初),次年也就是1168年拜王重阳为师,追随左右,甚契玄机。

后与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合称“全真七子”。

丘处机又因以74岁高龄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历史上“一言止杀救苍生”就出于此

兴定三年(1219)五月,成吉思汗派使者携带诏书到山东邀请丘处机前往蒙古帝国相见。兴定四年(1220)农历正月十八日,丘处机挑选门人尹志平等18名弟子离开山东莱州昊天观,启程西去中亚,此时他已经年届73岁。

历经曲折,兴定六年(1222)四月,丘处机途经铁门关抵达“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八鲁湾行宫觐见成吉思汗,实现了龙马相会(成吉思汗属马,丘处机属龙)。

同年秋冬,成吉思汗三次召见丘处机,询问治国和养生的方法,成吉思汗下诏耶律楚材将这几次的对话编集成《玄风庆会录》。跟随丘处机一路西行的十八名弟子之一的李志常,根据一路上的西行见闻,后来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该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丘处机基本继承王重阳的思想,主张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撰有《大丹直指》二卷,系统阐述其内丹修炼的理论和方法。另外还著有《磻溪集》六卷,收存于《正统道藏》;《摄生消息论》一卷,收入《道藏精华录》。

1227年农历七月初九,丘处机逝世于长春宫宝玄堂,享年80岁。1269,被元世祖忽必烈赠封“长春演道主教真人”。

丘处机在金庸笔下乃全真七子之老大,可见其武功也十分高超。

二:全真教遇山派创始人——马钰(丹阳子)

马钰,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钰,字玄宝,道号:丹阳子,世称:马丹阳,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

遇山派创始人,全真教第二任掌门。

马钰是王重阳在山东传道时,所收的第一个徒弟,他与“全真七子”中的另一“子”孙不二,是夫妇。其实,在一开始,马钰、孙不二夫妇是山东宁海一带的大户人家,家境十分殷实,所以他们并不大愿意放弃家业去修道。

不过,禁不住王重阳的百般感化,以及马钰夫妇自身的顿悟,最终,马钰和孙不二都投到了王重阳的门下,当了道士。

事实证明,王重阳没有看错,马钰就是为“道”而生的,后来,马钰不但接替了王重阳,成为“全真教”的第二代掌教,而且,他又自创一派,名曰“遇山派”。

马钰的传世著作有《神光璨》《洞玄金玉集》等。

1269年,元世祖封马钰为“丹阳抱一真人”。

三:全真教南无派创始人——谭处端(长真子)

谭处端(1123-1185年),金代道士,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原名玉,字伯玉,人道后改名:处端,字通正,道号:长真子。道门称:长真真人,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

南无派创始人,全真教第三人掌门。

谭处端饱读诗书,擅长书法,是“全真七子”中最有学问的一个,且为人慷慨,重情重义。不过,谭处端却患有“风痹”之病,无人能治,痛苦不堪。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谭处端遇到了王重阳,而王重阳正是他“风痹”之病的“克星”,就这样,谭处端也成了王重阳的徒弟。

谭处端所创建的一派,叫“南无派”,王重阳死后,谭处端就隐迹伊、洛之间,传播全真南无派。

著有《水云集》

元世祖赠“长真水蕴德真人”,世称“长真真人”。

四:全真教随山派创始人——刘处玄(长生子)

刘处玄(公元1147--1203),字通妙,一说字道妙,道号:长生子。东莱(今山东掖县)人。

全真教第四任掌门,王重阳关门弟子。

刘处玄(长生子)一心向“道”,本想出家修行,然而家有老母(自幼丧父),刘处玄又是个大孝子,所以,修道之事只能暂时埋在心底。

后来,刘母仙逝,刘处玄便拜王重阳为师,开始潜心修道了。刘处玄所创建的“全真教”分支,名叫“随山派”,王重阳死后,刘处玄自成一家,开始传播全真随山派。

主要著作有《仙乐集》《至真语录》《道德经注》《阴符演》《黄庭述》等。

至元六年(1269年),元世祖诏赠为"长生辅化明德真人"。

五:全真教嵛山派创始人——王处一(玉阳子)

王处一(公元1142--1217),道号:玉阳子(一说字玉阳,号全阳子,一说号华阳子)。宁海东牟(今山东乳山)人。

王处一(玉阳子)加入“全真教”之后,曾在昆嵛山烟霞洞长期隐居修行,所以,他后来所创建的“全真教”分支,就叫“嵛山派”。

相传王处一离开嵛山烟霞洞之后,又在铁槎山云光洞中苦修了9年,据说他是单脚独立进行苦修的,所以王处一又得了个“铁脚大仙”的美誉。

王处一继承王重阳思想,以道教本门为本位,以无为主教,主张全抛世事,内炼心性,名之为"齐修万行,聚神一气"。修行讲求"真实",即真性、真功、真行。

其著作有云光集《清真集》。

六:全真教华山派创始人——郝大通(恬然子)

郝大通(1140年1月24日-1212年),名璘,字太古,道号:恬然子,又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宁海(今山东牟平)人。

据史料记载,郝大通也是一位博学多才之人,熟读《道德经》、《南华经》、《冲虚真经》等,且擅长周易,洞晓阴阳。

相传郝大通在一次行走时,突有所悟,于是竟坐在桥下苦修了六年,人称:“不语先生”。后来,郝大通自成一派,名曰“华山派”。

大通师徒吸收禅宗、理学的心性思想,建立起以心为基点,以本心本性和道三合一为特色的心性论。本心、真心是其心性论重点,二者又称为心之体。同时有性、道、神诸范畴。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涤荡邪心、透悟本心。相应地,修炼过程中的所有问题都最终归结为如何明悟本心、磨尽尘心。

著作有《三教入易论》《示教直言》《心经解》《救苦经解》《周易参同契释义》《太古集》

七:全真教清静派创始人——孙不二(清静散人)

孙不二(公元1119--1182年),名富春,志童,法名不二,道号:清静散人(又称孙仙姑),金代宁海县(今山东牟平)人。

孙不二(清静散人)是马钰之妻,他们是一起投在王重阳门下的。王重阳曾住在马府,以“分梨”为喻,点化马钰、孙不二夫妇舍弃家业,潜心修道了。

孙不二是“全真七子”中唯一的一位女道士,她所创建的一派,名曰“清静派”,她也是以“清静散人”为道号的,后人又尊称她为“孙仙姑”。

孙不二继承王重阳的内丹思想,著有《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书》《孙不二元君法语》

元世祖皇帝封号:清净渊贞顺德真人;武宗皇帝加封:清净渊贞玄虚顺化元君

备注:部分资料源于网路,如有不当,请联系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