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做孔明灯? 诸葛亮有四大发明,多次拯救蜀汉,有一种流传至今,人人都能享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7 09:33:01    

东汉末年分三国,英雄豪杰、能人谋士层出不穷,而说到谋士,诸葛亮是名气最大的人物。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是智慧的化身、忠臣的典范,他的空城计、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让人叹为观止。真正验证了那句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自从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一出山,就担任他的第一军师,助他打下无数胜仗,建立蜀汉政权,并且为蜀汉鞠躬尽瘁,直至死而后已。诸葛亮作为智慧超群的人物,他一生有过许多发明,其中有四种发明,能让他打仗屡战屡胜。而且,其中一种发明,一直到今天,人人都能受益。

第一种发明:孔明灯

在现代来说,孔明灯只是一种手工艺品,用来许愿和祈祷。但是在古代,它的军事用途可不小。当年诸葛亮与司马懿交战,被围困在平阳,粮草眼看就要耗光,拖下去只有一死,全军上下一片恐慌。在这紧要关头,诸葛亮他计算风向,叫士兵用白纸折成几千个灯笼,利用烟雾向上的原理升空。

当满天都是灯笼时,蜀汉的士兵大声喊道:“诸葛先生坐天灯突围了”!司马懿信以为真,马上带兵追赶,这一招调虎离山之计,使得全军上下脱离危险。由于这种灯是诸葛亮发明,大家称之为“孔明灯”。关键时刻,一计挽救全军性命,诸葛亮真是足智多谋。

第二种发明:诸葛连弩

也有人称为“元戎弩”,在普通弓弩的基础上进行加强,一次能发射十支箭,大大提高了杀伤力,赫赫有名的三国猛将张郃,就是死于元戎弩的威力下,可怕之处不言而喻。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因考虑不周导致惨败,命令全军撤退。张郃率军乘胜追击,不料在木门道那里,被诸葛连弩射中膝盖,最后不治身亡。大家都知道,蜀汉兵力薄弱,诸葛连弩的出现,在装备上提高了上限,正好弥补了这个缺点。

第三种发明:木牛流马

曲折坎坷的蜀道,是诸葛亮北伐的一道难题,很难运输粮草,三次北伐三次撤军,都是因为粮草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诸葛亮发明木牛和流马,一种运输粮食的交通工具。一辆可以装四百斤粮食,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

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解决了蜀汉十万大军的粮草问题,遗憾的是,诸葛亮为蜀汉呕心沥血,最后一次北伐已经是带病出征。木牛流马能够解决粮草问题,却无法解决诸葛亮的疾病,最后病逝于五丈原。

第四种发明:馒头

很多人都意想不到,天天吃的馒头,竟然是诸葛亮发明的。话说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经过泸水时遇到烟瘴,根本无法过河。按照当地人的说法,需要49个蛮人的头颅祭祀水神,才能够平安渡河。

诸葛亮不愿滥杀无辜滥杀无辜,于是叫人杀猪杀羊,用面粉包裹住,然后捏成人头的形状,代替蛮人的头颅,投在水中祭祀,果然全军成功渡河。后来民间开始流传做“蛮头”来吃,由于“蛮头”指的是蛮人的头颅,叫法过于血腥,恰好汉字“馒”通“蛮”,因此改名叫作“馒头”。

诸葛亮的很多发明,都是针对当时而作,到了现代已经不适用了,唯独馒头一直在发挥它的价值。在穷苦的年代,可以用来填饱肚子,到了现在,馒头的做法更加多样性,香甜软糯的口感,深受大众的喜爱。

不得不说,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就连发明也能造福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