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维并举兴水城 产城共舞跃新阶】⑤消费促升级:活力繁荣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22:27:00    

四月的水城,风和日丽,繁花似锦。

电商直播间烟火升腾,“水城三锅”裹着方言热浪出山;水城经开区熔炉吞吐,海外订单飞越山海;智能采掘设备深掘千米,发耳煤业锻造循环经济链条……

这座从煤海深处涅槃,于凉都云端起舞的城市,正以“工业强基、农业提质、投资赋能、城镇焕新、消费升级、文旅铸魂”为笔,饱蘸高质量发展之墨,锚定错位发展、串珠成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书写“质量与速度齐升、生态共发展一色”的县域经济新篇章,展现康养水城新风采。

消费,是水城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绿色萌芽”迈向“产业森林”的生态转型,“钢筋水泥”变身“诗意栖居”的地产升级,“政策输血”转向“生态造氧”的全域发展,消费市场“温度计”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去年同比增长5.7%,新能源车三年暴增187%。

两个数字的背后,正揭示着资源型城市破茧成蝶的发展密码。在水城金竹林比亚迪4S店,“元PLUS”和蔚来ET5成了年轻家庭的新宠。销售经理指着后方智能充电桩说:“现在每天能卖出8台新能源车,充电桩比加油站还忙。”

聂康 摄

这种火热场景得益于全区充电网络全覆盖,“市场驱动+政策护航”的双轮模式,辖内的新能源车企更是把卖车、修车、充电做成“一条龙”服务。网约车司机陈东算账:“充满电跑400公里才花30块,比油车省三分之二。”

而在20公里外的陡箐镇,藏着个“超级充电宝”。大唐新能源有限公司陡箐200兆瓦/400兆瓦时储能电站里,9.9万个电芯“集体充电”,这个投资3.8亿的大家伙,两小时能存下10万度电,够2万户家庭用一整天。“我们给电网配了个‘充电宝’,风光发电不稳定的问题迎刃而解。”负责人毕远会说。

聂康 摄

在水城,消费升级的深层逻辑还在多个维度显现。2024年秋季房交会成交2.3亿元,火把季期间日均接待游客4.3万人次。这种“传统与现代共舞”的策略,一步步将消费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政府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1.53亿元,配套12项优惠政策,推动养老托育医药康养中心等15个项目加速落地。

在野玉海景区,旅游旺季的导游杨雪有多重任务:既要介绍景区的文化背景,还要讲述“水城三锅”以及水城村画的传承故事,推介景区内的文创产品。“这里的文创雪糕,天气最热时每天能卖出200支,都成景区打卡标配了。”杨雪的销售数据背后,是水城区多产业融合战略的成效。

聂康 摄

今年,水城区将深入实施“四大行动”,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撬动旅游市场,将生态、文化、产业优势转化为流量密码,突出“夏避暑、冬滑雪”特色,让前来的游客既能触摸到北盘江大峡谷的粗犷岩壁,也能在玉舍滑雪场的雪道上划出优雅弧线;既能品尝到清晨采摘的“水城春”早茶,也能在火把节的篝火旁与彝族姑娘共舞,全年目标带动汽车消费1.2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0%。

街头巷尾的充电桩矩阵与深山的智慧大棚交相辉映,直播间秒空的农特产同储能电站跃动的数据相互印证,水城以消费升级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城市转型的“新天地”,不仅重构着城市经济版图,也更新着水城人的幸福坐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编辑 鲁媛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