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 小镇重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08:09:00    

6月19日,西克尔库勒幼儿园内,各族小朋友一起歌唱。南方日报记者 钟志辉 摄

新西克尔库勒镇。南方日报记者 钟志辉 摄

日照戈壁,风卷狂沙,在广袤的新疆喀什驱车,大漠风光往往数小时不变。然而,在新建的213省道上穿过伽师北部,不出半小时,戈壁就被一座现代化新城取代——西克尔库勒镇到了。

“广东路”“佛山路”等镇内路名,提示着新城拔地而起的关键。3年来,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着眼受援地发展所需,推动西克尔库勒镇易地重建,让更多援疆成果惠及民生。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驻伽师县工作队(下称“佛山援疆工作队”)推进项目具体建设,建成回迁安置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卫生院、幼儿园以及配套的水、电、路、供气、供暖、通信等基础设施,援疆资金累计投入达4.5亿元。

●南方日报记者 邵一弘

从针灸室到接种区

如何创造中心镇域“向心力”

在当地居民口中,西克尔库勒镇有两个。314国道旁的是“老西克尔”;而戈壁中的“新西克尔”则是现代生活的代表。

2020年初,西克尔库勒镇遭遇地震重创,屋瓦俱裂,危房遍地,已不具备原址重建的条件。2021年,西克尔库勒镇驻地迁移、行政区域界限调整等易地重建事项获批,经过数年建设,目前已迁入居民340余户,辖内户籍居民3.2万人。

首次与新西克尔发生交集,不少居民都是因为看病。6月底,一村村民帕提古丽·热依木和二村村民许克尔·吐尔逊就各自到西克尔库勒卫生院求诊。农忙期间,帕提古丽忙出了肺炎,整夜睡不着;许克尔则因长时间弯腰割麦诱发腰椎间盘突出,几乎无法站立。

入院后,两人被安排住院治疗。不出数日,帕提古丽的症状缓解,一觉睡到天亮;而许克尔更惊讶于中医艾灸的效果:“之前听我妈说‘西克尔卫生院能中医治腰疼’,我还有点不信,没想到这么灵,第二天就能下床走了!”

“南疆地方大,就医路程远,很多居民小毛病都自己熬着。”伽师县医院的驻点治疗师努尔麦麦提·麦海木说,“而西克尔库勒镇卫生院建成后,周边村民看病能少走半小时路程。”

一座小小卫生院带来的便利,折射着西克尔库勒镇重建的初衷:在伽师县北部建设一座嵌入型、要塞型、支点型、中心开花型的现代化城镇,扮演县域副中心的重要角色。

打造县域副中心,需在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具备竞争力。为此,广东援疆为西克尔库勒卫生院引入中医诊疗等特色项目,去年底起,该卫生院还与伽师县同步启动县域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

“我们作为普通居民,完全不用考虑接种时间、接种种类,社区喊,咱就来,来了就能打上疫苗。”带新生儿接种疫苗的村民麦迪乃姆·吾斯曼说。

西克尔库勒卫生院防疫科主任阿不都卡哈尔·麦麦提说,家长省心的原因,在于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把工作做在前面,从后台的建档预约、备货运输,到现场的叫号、注射、留观等工作全部纳入数字化管理。“今年上半年已完成超过1000例疫苗接种。”阿不都卡哈尔说。

医疗等公共服务的高效供给,成为当地群众安居、百业兴旺的坚实后盾。西克尔库勒卫生院建成后接诊量不断攀升,到今年日均超过100人次,“全年到院有望突破3万人次,相当于每个户籍人口至少享受了一次健康服务。”该院院长排丽旦·阿卜力米提说。

从小卖部到纺织厂

如何培育产业发展“牵引力”

今年过年后,新西克尔迎来一批新居民入住,中心镇的居民数量突破1000人。赶巴扎的商人图迪·艾海提也是其中之一,住在各乡镇中心位置的新西克尔,正合适他到处行商。

眼下农忙渐少,周边村镇巴扎活跃,图迪每天早8时出发,晚8时收工,一周能赶6场巴扎。周五的巴扎在新西克尔,图迪坐拥“主场优势”,收入几乎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的2倍。

西克尔库勒镇干部张峻镛发现,今年以来,以零售、餐饮为代表的小商业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主干道上林立起约30家大小商铺。“生意好得很!新西克尔位置好,好赚钱!”24岁的商店老板鲁克曼·孜比布拉说。

记者到达鲁克曼的小超市时,正是生意最淡的上午,但鲁克曼的客人却络绎不绝,一包烟、一盒纸、一瓶水……平均每小时的营业额能突破100元。

超市去年开张以来,鲁克曼利用镇上“第一年免租”的优惠站稳脚跟,买了一辆汽车拉货,还把镇上的住宅改出一块用作仓库。夏日南疆,暑气逼人,鲁克曼就从老家七乡拉来西瓜,“好卖!每斤能挣6毛钱,附近工地多,一天能卖几百斤。”鲁克曼说。

鲁克曼说的工地,既包括新西克尔规划的公园、绿地、西克尔库勒小学等民生工程,也包括当地积极引入的恒邦纺织30万锭气流纺纱项目。

眼下,这座纺纱厂的主体建设已完成,首批设备已进场,9月可正式投产。恒邦纺织董事长李新光介绍,纺纱厂采用喷气纺纱技术,高峰期用工能达到400人。

“刚开工时,得先从沿海地区招大工带本地普通工人;接下来,我们会试着培养一批新西克尔本地大工。”李新光说,“本地在用人、社保等方面优惠较多,综合下来,普通工人的收入可以达到县城平均工资的两倍以上。”

为吸引项目落地,佛山援疆工作队还提供了多项补贴,吸引13家重点企业及218家市场主体入住,撬动社会投资18.55亿元。到2025年中,西克尔库勒镇已有十多家企业、200多个商事主体。

此外,依托伽师大峡谷、百里七彩山、万顷西克尔湖、网红伽师大桥等资源,西克尔库勒镇正迅速打开全域全季旅游的发展空间。随着高质量教育医疗、核心产业、全域旅游等功能迅速发展,西克尔库勒镇辐射能力触及周边5个乡镇17万人,伽师北部县域副中心雏形初现。

从居民区到幼儿园

如何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力”

进入7月,麦收告一段落,图迪的赶巴扎生意迎来旺季,日常带娃由妻子麦尔娅姆负责。儿子米尔阿迪力现在1岁半,新居的院子给他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葡萄架上的葫芦、“福”字装饰等吸引着小朋友的注意力。

“在娘家老房子住,我们要三代人挤在一块,小孩玩耍没那么方便。”麦尔娅姆说。西克尔库勒镇委副书记郑炳良介绍,在新西克尔,图迪家这样的情况最常见。因此,在建设时,广东援疆不仅提供多种住宅设计、施工方案满足需求,还提供现金补贴等帮助安置。

“另外,后年米尔阿迪力能就近上西克尔库勒幼儿园,也是我们搬来新西克尔的重要原因。”麦尔娅姆补充道,“听说其他乡镇的孩子都争着转园过来呢!”

经过3年发展,西克尔库勒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已跻身全伽师前列。“今年以来,广东援疆再投入328万元升级幼儿园配套设施,现在整个喀什地区都有想入学的小朋友。”西克尔库勒幼儿园园长李振林说。

李振林介绍,这笔援疆资金主要用于室内设施和室外场地的升级改造,为幼儿园添置了一批现代化的教学、生活设施。其中,新铺装的跑道、遮阳棚、拼装悬浮地板等,使师生不再担心酷暑和烈日,户外活动时间拓展到4小时。

“西克尔库勒幼儿园的户外空间多达13亩,如何利用空间、设计课程,也让佛山教育工作者很感兴趣。”佛山援疆工作队干部、挂职伽师县教育局副局长欧云开说,目前正在探讨,为西克尔库勒幼儿园设计更多特色体育课程。

记者探访时,小班的户外活动课刚结束,小朋友欧阳一诺、阿迪拉和伊力夏提牵着手走进教室。下节课由佛山禅城张槎中心幼儿园远程授课,老师带来了一堂非遗木版年画课,“狮子!嗷呜!”欧阳一诺对着伊力夏提做了一个大鬼脸。

从各族小朋友同班上课,到各族居民一同生活,民族融合在新西克尔进一步加速。目前,西克尔库勒镇有汉族56户,占16%,与维吾尔族、藏族、哈萨克族等9个民族群众一同安居乐业,形成多民族互嵌式居住格局。

郑炳良介绍,利用巴扎等群众活动,广东援疆还指导西克尔库勒镇组织龙狮表演、“万人咏春操”等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和节庆活动中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