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发季,传染性极强!有家长称幼儿园停课,紧急提醒
【来源:齐鲁晚报】
最近
不少家长反馈
孩子突然精神不振
结果送去医院一查
他们感染的
正是传染性极强的
“疱疹侠”
(疱疹性咽峡炎)
有家长称幼儿园停课一周↓

此前
也有家长跟娃一起中招
疼得口水都不敢吞

疾控发布提醒
近日
广东疾控曾发布相关提醒:
如果孩子莫名其妙发起了高烧
嘴里还长了好多溃疡
喉咙痛得啥都吃不了
那罪魁祸首很可能是传染性极强的
▽
疱疹性咽峡炎
目前广东省已进入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
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易感染
各位家长特别注意预防
济南疾控也曾发布消息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喉部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高,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季为主。 该病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在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造成流行。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有何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症状有:
1.发热
特点:发病突然,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38~40℃),少数高达40℃以上。
持续时间:通常发热2~4天。
2.咽痛与拒食
大龄儿童:可能表现为咽喉疼痛、吞咽困难,伴随精神差、嗜睡或食欲下降。
婴幼儿:因口腔疼痛常流口水、哭闹不止、拒绝进食或喝水。
3.口腔疱疹与溃疡
早期表现:咽峡部(如咽腭弓、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出现散在的灰白色小疱疹,直径约2~4mm,周围有红晕。
进展:疱疹通常在1~2天内破溃形成溃疡,引发明显疼痛,导致孩子拒食、流涎加重。
⚠警惕重症信号⚠
极少数患儿(多由EV-A71感染)可能并发脑炎、心肌炎等,出现以下情况需紧急送医:
-
持续高热不退(超过3天)
-
抽搐、意识模糊
-
呼吸困难或心跳加快
-
四肢冰冷、皮肤花斑
手足口病 和
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关系?
手足口病 和疱疹性咽峡炎是 “表兄弟”,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季节,都是一样一样的。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二者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都会长疱疹,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咽痛。
而不同之处在于,疱疹性咽峡炎就是在嘴巴里长了水泡,而手足口病不只是嘴巴里长水泡,手上、脚上、身上都可能有。
万一娃中招“疱疹侠”
爸妈该咋办?
勤测体温
注意患儿体温变化,防止高热惊厥。患儿体温超过39℃时,应服用退烧药,或通过冷湿敷法、温水擦浴法进行降温。
多喝凉水
热水会加剧患儿口腔疼痛,鼓励多喝凉水,可多次少量喝水。
清淡饮食
患病期间注意休息,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味道要清淡,温度偏凉一点。
避免外出
患病期间尽量避免外出,暂不与其他儿童接触。
密切关注
密切关注患儿的精神状态,若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做好预防是重点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大家要做到以下几点。
-
家长及孩子都要勤洗手,注意卫生清洁。
-
居家时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儿童玩具、餐具定期消毒。
-
注意食熟食,不喝生水。
-
该病高发季节,尽量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
外出时,做好防护,如戴好口罩,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睛等部位。
-
不与患儿共用玩具等。
-
保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
接种EV71疫苗。由于EV71肠道病毒是重症疱疹性咽峡炎的最主要病原体,故接种疫苗可以减少重症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生,但并不能让宝宝不得此病。
虽然肠道病毒传染性强,但是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孩子得病后遵医嘱治疗,家长无须过度焦虑,要给孩子做好家庭护理,帮助孩子尽快康复。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 进入高发季,传染性极强!有家长称幼儿园停课,紧急提醒
-
点击:0 | 2025-07-01 07:38:00
-
- 榕江县“班超”总冠军车民小学受灾,近50名家长自发清洗泡水足球:让孩子复学后能及时有球踢
-
点击:0 | 2025-06-30 10:21:00
-
- 《万物生长》:童年从未走远
-
点击:0 | 2025-06-27 14:03:00
-
- 守护健康 | 国家疾控局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1.9%
-
点击:0 | 2025-06-20 13:08:00
-
- 赤裸幼童被关铁笼?官方通报
-
点击:0 | 2025-06-18 09: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