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要做新时代的“骆驼”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08:05:00    

汤志成 彭昇

中国共产党在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不懈奋斗中形成了众多的宝贵精神财富。革命时期,任弼时同志的绰号就叫“骆驼”,他“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骆驼精神”是对无私奉献和坚韧担当的生动比喻。面对新征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骆驼精神”,争做“骆驼型”干部。

要做对党绝对忠诚的“骆驼”。负重前行、任劳任怨、绝对忠诚是骆驼的最大特质。对党绝对忠诚的要害在“绝对”二字,即忠诚必须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没有任何水分。这种忠诚是发自内心的信仰认同,而非表面的表态或权宜之计。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在新时代,做对党绝对忠诚的“骆驼”,就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做阳奉阴违的“两面派”,将忠诚融入日常履职,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效中,以担当作为诠释初心使命。

要做理想信念坚定的“骆驼”。战争年代,无数先烈百折不挠、舍生忘死,靠的正是对远大理想的笃定信仰。1928年和1929年,在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时,任弼时同志曾两次被捕,在狱中受到敌人残酷折磨,但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新时代,我们的物质条件大为改善,但如果放松了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就会出现精神懈怠、信念滑坡。弘扬“骆驼精神”,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校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补足信仰之钙、铸牢精神之魂。

要做廉洁奉公的“骆驼”。任弼时同志生前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从不贪图享受,谨守廉洁奉公。廉洁奉公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同时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强调“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奢靡享乐行为设定了明确的惩戒条款,规定:“生活奢靡、铺张浪费、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虽然我们现在的条件好了,但廉洁奉公的精神不能丢。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树立廉洁奉公意识,坚持原则、守住底线、尽职尽责、勇于担责,经得起诱惑,切实把造福人民作为最根本的职责,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

要做务实奉献的“骆驼”。务实奉献的“底色”是不尚空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1944年,为解决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金融困难,任弼时同志作了近3个月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发展生产,增加财富,达到完全自给”“公私兼顾,互助合作,一致对外”“厉行节约,建立家务,备战备荒”三条基本方针,为边区应对困难局面提供了指引。当前,广大党员处在一个更加复杂、开放、多变的环境中,面临国内外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多元思想文化的冲击,应当像任弼时同志一样,坚定不移坚持讲奉献、有作为,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崇尚实干,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才能践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风正、民心顺,筑牢执政之基。

(作者单位:湖南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