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莒南:治水等于致富 岭泉镇书写“红”“绿”相间跨越新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07:39:00    

■“强村富民看莒南”系列报道 (一)

在临沂客户端讯从烽火岁月的红色烙印,到稻浪翻滚的田园牧歌,日前,位于莒南县岭泉镇马棚官庄村的龙马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迎来了今年又一批研学班,临港实验小学320名学子在这片融合红色血脉与田园诗意的热土上,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研学之旅。

近年来,该镇以水生态治理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生态修复—资源激活—产业振兴”的镇域经济发展路径。通过区域系统性水生态建设,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创造性转化,为“水美生态莒南”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马棚官庄村地处龙马河、饮马河、陡山灌渠三水交汇。河水清澈碧绿,两岸风景如画,为开展研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市委党史研究院派驻马棚官庄村第一书记刘军告诉记者,通过改造建设龙马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开设红色教育、劳动实践、拓展训练等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预计今年基地研学人数将突破1.5万人,为村集体增收超过35万元。

坐拥一池春水,马棚官庄村迎来了产业发展上的跨越。“村里建起了龙马河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种植草莓、西红柿、辣椒、西瓜、甜瓜等,如今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生态创收。”马棚官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春龙说。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已在该镇落地生根。该镇通过建立“1+6+38”工作体系,成立水生态建设工作专班,全镇划分6大片区、38个责任网格,构建起“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持续深化水生态攻坚行动,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

据了解,全镇共有主次支流12条,全部纳入水生态建设范围的同时,重点攻坚整治水质差、淤泥多的筵宾河、石榴沟、化家庙子沟3条鸡龙河支流。“镇主要领导负责辖区内12条河流,包村科级、中层干部担任段长,每周开展河湖库塘工作调度,发现排污风险及时督导整改并追究相应责任。”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清理河道沟渠20多公里,17个村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建设工程,现有污水处理站7个,建设生态塘、生态沟31处,全域水生态质量明显提升。

水美产业兴。在坚持“水美乡村”建设的同时,该镇因地制宜地发展“草莓、水稻、板栗、蔬菜”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擦亮马棚官庄“知侠泉谷”稻米、墩后金贵子板栗、葛集子妙香草莓等镇域农产品品牌,探索多村联动抱团发展,创新推进羽衣甘蓝、高粱、西红柿、芸豆等特色订单产业发展,推动解家岭、房家岭等4个村发展西红柿、食用菌、羽衣甘蓝等50个温室种植大棚建设,并依托马棚官庄的红色研学项目,积极探索三产融合新路径,形成“景村相融,居游一体”的全域旅游体系。

当下的岭泉,清澈的河水流淌在田间地头,白鹭的翅膀掠过成片的稻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廊道,“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美丽乡村,既扮靓了“生态颜值”,更夯实了产业发展的“生态动脉”,书写新时代“靠水吃水”的跨越新篇。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晓光 梁作金 通讯员 王开霞 亢春红

编辑:吕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