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林尽染的美景又来了!这回在大鹏东涌……
在深圳,想看层林尽染的美景不必等到深秋,譬如当下便有,只是要将视线从山林挪到海滨。
正值初夏,在接受了数次雨水的洗礼后,大鹏新区东涌河入海口一带的红树林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变色季”。

▲东涌入海口的红树林迎来“变色季”,缤纷五彩和谐交融。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在位于南澳办事处东涌社区的红树林观景台上,深晚记者看到,河中分布着多个滩涂三角洲,其上生长着茂密的红树林,色彩丰富,红色、黄色、棕色、褐色、青绿色等不同的色泽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不逊色于深秋时节落羽杉的“美拉德交响曲”。
与秋冬时节的萧瑟不同,当下五彩的红树林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红树林里,或殷红或渐红的叶面上分布着许多种类昆虫的若虫,而活泼的小鸟则在树梢上来回雀跃,小小的嘴巴里时时可见塞满了刚收获的食物。

▲小鸟在树梢捕食。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在浅水区,则有成群的白色鹭鸟栖息着,这些鸟儿有的“猫”在红树枝上偷懒,有的则伸着大长腿优雅地走在浅水里,不时向下探头,再抬头时已有猎获。
在观景区,深晚记者邂逅了多位特意从福田、南山等区赶来记录红树林“变色季”的摄影爱好者。
自由职业者言先生虽然家住福田,却是大鹏的常客,足迹遍布大鹏的山海胜景。他说,第一次看到成片变红的红树林是在3年前的东西涌徒步期间,这一幕让他深受震撼:“太美了,有种直击心灵的美感,整个心情在看到那一幕时都灿烂了起来。”不过,红树林今年的变色程度并不及他当初见到的那般彻底。“可能是时间未到,但是各有各的美,这样层次丰富的色彩,也值得我把内存卡拍到满。”
摄影师小井是个高高瘦瘦的女孩,往年经常扛着“长枪大炮”前来拍摄,今年换成了背包里的无人机。“这是我今年刚学会的新技能,这次把‘眼睛’飞上天,用不一样的角度,应该可以看到更加丰富生动的美景。”

▲成群白色鹭鸟在浅水区栖息、嬉戏。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红树是深圳的“市树”。红树林是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这些植物富含单宁酸,树皮一旦剥落,含单宁酸的树干会因暴露在空气中而被氧化变成红色,因而被称为红树林。

▲五彩缤纷的红树群落。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分布在东涌河入海口的红树林面积约67亩,分布有海漆、秋茄和桐花等品种。近日东涌红树变红便是海漆换季,老叶子由绿变黄再变红,最后脱落,长出新叶,整个过程约两三天。东涌是目前深圳发现长得最高、面积最大的海漆群落,“变色季”基本在每年五月份,极具特色。

▲老叶变红新叶萌生,东涌河口红树林一派生机勃勃。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东涌红树林大部分是原生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为围堰造田和防洪,也人工种植一部分,东涌人十分珍惜这片红树林,从不砍伐,近年来还派护林员加以保护。虽然这片红树林面积只有几公顷,但当地的百姓却充分认识到它存在的重要性,被封为“风水林”“防风林”而生存下来。如今长势良好,景观优美,有很多鸟类在此栖息和繁衍,生物多样性丰富。
深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红树林保护,多年来成果斐然。2023年9月,经《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常委会第62次会议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
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
-
- 用AI“投喂”,这家深企找到重组胶原蛋白“金钥匙”
-
点击:0 | 2025-05-08 16:22:00
-
- 深寻携手共建非遗工坊,赋能乡村振兴新图景
-
点击:0 | 2025-05-08 12:32:00
-
- 层林尽染的美景又来了!这回在大鹏东涌……
-
点击:0 | 2025-05-08 08:34:00
-
- “五一”假期,洛阳境内高速上下站车辆近150万台次
-
点击:0 | 2025-05-06 09:10:00
-
- 五一假期返程高峰来临,广铁加开夜间高铁187列
-
点击:0 | 2025-05-05 16:15:00